歡迎光臨華夏祈福網

佛,全稱佛陀、佛馱、休屠、浮陀、浮屠、浮圖、浮頭、沒馱、勃陀、馞陀、步他。意譯覺、覺悟者,覺悟真理者之意,亦即具足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,如實知見壹切法之性相,成就正等正覺無上菩提之大聖者,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。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三者,凡夫之人無壹具足,聲聞、緣覺二乘僅具自覺,菩薩具自覺、覺他,由此更顯示佛果之尊貴。對佛證悟之內容,諸經論有種種說法,歷代修行者皆以‘至佛果’為其終極目的。

“毗舍如來摩頂謂我:當平心地,則世界地壹切皆平。”——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》

壹切眾生皆有佛性。

“復次,佛子!如來智慧無處不至。何以故?無壹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,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;若離妄想,壹切智、自然智、無礙智則得現前。”——《華嚴經》

佛 fó

佛陀的簡稱,意為修行完滿的人。

  1. 佛教
  2. 佛像
  3. 佛號或佛經
  4. 釋迦牟尼佛
  5. 阿彌陀佛

佛陀的十種尊號

為諸佛的通號,稱為“如來十號”或“十種通號”。

如來“十號”的意義列舉如下:

壹、如來:指佛陀乘如實之道而來,即謂“如來”;也可譯為“如去”,即乘真如之道而去達佛果涅槃。“如”是指佛陀的法身,遍滿虛空,充塞法界,如如不動;“來”是指佛陀的應化身,此“身”為救度眾生“應化”而來。“如”是靜態的,“來”是動態的,成佛以後本是動靜不分、法應不二的,如《金剛經》說:“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”因此,“如來”是說佛陀在如如不動的法身中,因悲憫救度眾生,應化而來,故曰“如來”。

二、應供:佛陀三只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,經過累劫的修行、度眾,證斷三惑,超越二死,積聚福德因緣,達到“三覺圓滿,萬德具足”的究竟佛果,堪受人天供養,故名“應供”。正如壹個人把畢生歲月奉獻給國家社會,壹旦功成身退,理應受到國家的退休金安養天年壹樣。

三、正遍知:又作正等覺者,即佛陀能正覺壹切法,有別於凡夫的不覺與外道的錯覺;佛陀能遍覺壹切眾,有別於二乘的自覺與菩薩的“雖正知而不遍”。由於佛陀的智能能正遍了知壹切法,故名“正遍知”。

四、明行足:即三明、五行悉皆圓滿具足。三明指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盡明;五行為聖行、梵行、天行、嬰兒行、病行。證得三明則“慧具足”,修持五行為“福具足”,佛陀福慧雙運,故號“明行足”。

五、善逝:即妙往的意思。佛陀乃證悟無上菩提的覺者,已經超越生死對待。佛陀“來”為眾生“來”,“去”為眾生“去”;佛陀妙出世間,以壹切智為大車,行八正道而入於涅槃妙境,不再退沒於生死苦海,故名“善逝”。

六、世間解:佛陀具足徹悟宇宙真相的智能,包括認識諸法總相是空的“壹切智”、認識諸法別相是緣生而有的“道種智”,以及認識空有不二、性相壹如的“壹切種智”。由於佛陀能徹底了知世間、出世間的壹切實相,故名“世間解”。

七、無上士:佛陀的智能、禪定、戒行等壹切智德圓滿,福慧具足,於人中無有過者,所以有謂:諸法中,涅槃無上;諸果中,正覺無上;壹切眾生中,佛陀至高無上,故號“無上士”。

八、調禦丈夫:佛陀大慈大智,能以種種方便調禦修行者的心性,使往涅槃正道,正如馴馬師善於調禦馬性,故名“調禦丈夫”。

九、天人師:佛陀為人、天的導師,示導眾生何者應作,何者不應作;何者是善,何者是不善。眾生果能依教奉行,不舍道法,即能解脫煩惱,故號“天人師”。

十、佛:即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的聖者。

具備以上十種名號者,即名“世尊”。世尊,含有自在、熾盛、端嚴、名稱、尊貴、吉祥等六義,又稱有德、有名聲等,為世間最尊貴的人。

佛陀三覺圓滿,萬德具足,為世間、出世間壹切凡聖所共尊,因此世人用種種的異名來稱揚佛陀的巍巍功德。除了上述十號以外,諸如:世雄、世英、世眼、法王、佛日、能仁、大導師、大聖人、大沙門、大醫王、兩足尊、人雄、師子等,都是世人對佛陀的尊稱。從這些名號中,也可以進壹步認識佛陀的崇高偉大。佛弟子在稱念佛名時,則應欣羨佛陀的斷德,仰慕佛陀的智德,乃至“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”,以報答佛陀的恩德,這才是我們稱揚佛陀名號的積極意義。

善男子、善女人,敬請常稱念佛陀名號,功德無量: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
佛的十八種功德

在《大般若經》等大乘經典中,談到了佛的十八種殊勝功德——十八不共法。

作者 明賢法師

概言之,佛陀各類功德的圓滿程度都遠非阿羅漢乃至諸大菩薩所及,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稱為“不共”。而此處十八種功德單用“不共”命名,是強調這些功德僅限於佛,聲聞、緣覺是完全不具備的。前面列舉的十力、四無畏、四無礙智,二乘聖者也能部分具有,只是程度不同,而這十八種功德,唯獨佛才能具有。

下依大乘經論壹壹詮釋十八不共法:

壹是身無失。佛自無量劫以來,常用戒、定、慧、慈悲修行其身,此功德滿足,壹切煩惱皆盡,所以在佛陀身上從來不會出現不恰當或無意義的行為。

二是口無失。佛具有無量的智慧辯才,所說之法都能適應所化眾生,使他們都得到證悟,口無失是隨身無失而具有的壹個自然功德。佛陀在因地所歷經的三大阿僧祇劫中,嚴持清凈戒行,常住甚深禪定,得諸種微妙智慧,身口自然寂靜無失。

三是念無失。佛善修甚深禪定,因禪定而善於攝持各種心念。由於長時間修習四念處等禪定,佛的壹切意業都已完全隨順智慧,對已過去久遠的善法都能記憶不忘,所以稱為念無失。

四是無異想。佛對壹切眾生都平等憐湣、予以濟度,毫無親疏遠近之別,猶如日光普照大地,為壹切眾生無偏依怙,無有異想。

五是無不定心。佛的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禪定,沒有不定心。定就是壹心不亂,若要如實現見萬法本性,必須心如澄水般寂靜壹如,清澈透底;如果心浮氣躁,就像風中的燈燭搖擺不定,縱然見到諸法也不能明了其本性,猶如波動的水面無法顯現清晰的影像。佛恒常安住在真如法性之中,行住坐臥無不在定中,所謂“語默動靜體安然”,正是對佛威儀的最好寫照。《天問經》雲:“何人無過失,何人不失念,何人常壹心,應作者能作,正知壹切法,壹切障得脫,諸功德成就,唯有佛壹人。”

六是無不知已舍。對於眾生來說,有苦、樂、不苦不樂這三種感受,相互之間沒有混雜,樂時無苦,苦時無樂,相互清晰明了,不互相錯亂。眾生由於無明,多數只能察覺苦和樂的感受,對於不苦不樂的無記感受,常常不知不覺而有舍心。而佛對這些不互相錯亂的感受都能認知它們生時、住時、滅時的本性,所以說佛沒有“不知已舍”心。

佛的每種不共法都有多種含義,“不知已舍”也稱為“不擇舍”。佛陀善知度化眾生的種種因緣,所以沒有“不以智慧簡擇便舍棄利益眾生之事”的問題,無“不擇舍”。以上六種“無失”是指佛在身口意方面的功德。

七是欲無減。欲無減是指佛的善法欲不減。佛深知善法欲的重要性,不僅從來不會破壞,而且努力培養善法欲,在因地勇猛精進地修集善法,毫無厭足之心。即使是成就佛果,具足壹切功德,遍知壹切諸法,但佛度脫眾生的悲願和善法欲從來沒有厭倦。

八是精進無減。佛的在因地行菩薩道時,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進,成佛後依然精進不息,度脫壹切眾生。精進無減與上面的善法欲有緊密聯系,對於善法的猛烈希求,其外在行相便是精進。

九是念無減。佛有八萬四千法門,應對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。佛對於眾生顯現的不同煩惱,用不同法門予以教化、度脫,對這麼多的教法從來不會忘失。這是因為佛智慧圓滿,對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通達無礙,自然也對此八萬四千教法保持憶念不忘。念無失與念無減不同,“失”是錯誤,比如在行住坐臥時失念;“減”是不及,比如阿羅漢的神通智慧最多觀察到八萬劫前,這就是有所減損,念無減也是唯佛獨具的功德。

十是慧無減。佛在因地中為累積諸大智慧而努力修行,及至證悟真如法性,了知諸法性空,不生不滅,得壹切智慧,三世無礙。因此佛的智慧穩固,無有減損。

十壹是解脫無減。二乘聖者雖然得到真實解脫,但並不究竟,唯獨佛陀已獲得圓滿了義的解脫,絲毫無缺,所以稱為解脫無減。

十二是解脫知見無減。此知見即是智慧,佛具有無量無邊的清凈智慧,此智明知壹切解脫相。諸如應時解脫、非時解脫、慧解脫、俱解脫、壞解脫、不壞解脫、八解脫、不可思議解脫、無礙解脫、固解脫、不固解脫等互不混雜而了了分明,所以稱為解脫知見無減。

以上六種“無減”指佛證知方面的功德。

十三是壹切身業隨智慧行。佛徹底脫離了有為業緣在世間的業果之身,壹切身業都能圓滿地隨順智慧,以此功德化現各種殊勝之相調伏眾生,使眾生各自證悟解脫之道。

十四是壹切口業隨智慧行。佛以無上的智慧引導口業,用微妙清凈的語言化導利益壹切眾生。

十五是壹切意業隨智慧行。佛以清凈意業隨順智慧,轉入眾生心,為眾生說法而除滅其無明癡惑。

佛的壹切身、口、意業都是“先知”,然後“隨智慧行”(因此這三種也可看作是前面身、口、念無失之因,隨智慧故無失),三門行業無不為利益有情,乃至舉手、投足、出言、微笑等等都有利於眾生。《中觀四百頌》雲:“乃至出入息,亦為利有情。”怨惡眾生,如果聞到佛陀呼吸間的香氣,便能信心清凈,對佛生起歡喜;天人聞到佛氣息香,便會舍棄五欲享樂而發心修善。佛的呼吸都能利益眾生,更何況身口意三業的功德?

十六是智慧知過去世無礙。“了知前世”的範圍會隨煩惱的斷除而擴大,而完全清凈地徹知壹切過去世的功德,只有佛才能具備。佛以智慧照知過去世所有壹切,遍知無礙。

十七是智慧知現在世無礙。佛能真實無礙地了知現在世的所有壹切。

十八是智慧知未來世無礙。佛對未來世的壹切都能了知無礙。

以上三者,指佛的智慧照知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壹切之事。能通達無礙地知曉三世,並且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紛繁形相毫不相雜亂,清清明明,所以稱為三世無礙智。四智佛陀徹證了法界的真理,智慧橫窮十方、豎盡三世。從橫面來說,佛擁有“盡所有智”,遍知壹切法相,無所不知,無所不曉;從縱深來說,佛擁有“如所有智”,對於萬法的認識深度,超越了壹切世間智者與出世間聖者的境界,到達了最為究竟的地步。因此在經典中,佛常常被稱為“壹切智人”。

佛教法寶

經典

《金剛經》 《心經》 《無量壽經》
《妙法蓮華經》 《僧伽咤經》 《華嚴經》
《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》 《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》 《稱揚諸佛功德經》
《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壹切佛境界經》《楞嚴經》 《十萬名懺》(藏傳)

咒語

《楞嚴咒》 《大悲咒》 《往生咒》
《六字大明咒》 《準提咒》 《 七佛滅罪真言》
《功德寶山神咒》 《藥師灌頂真言》 《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》

發菩提心

菩提心的“菩提”二字,是古印度的梵語,譯成漢文的意義為“覺”,即是成佛的意思,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。發菩提心,就發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”,簡稱“菩提心”,也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,發“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”之心。

佛教經論《大智度論》說:“菩薩初發心,緣無上道,我當作佛,是名菩提心。”《瑜伽師地論》謂初發菩提心者,即入大乘菩薩之行列。《發菩提心經論》說:“依思惟諸佛、觀身過患,慈憋眾生、求最勝果四緣修觀而發菩提心。”

釋迦牟尼佛於《華嚴經》說:“菩提心者,則為壹切諸佛種子,能生壹切諸佛法故;菩提心者,則為良田,長養眾生白凈法故;菩提心者,則為大地,能持壹切諸世間故;菩提心者,則為凈水,洗濯壹切煩惱垢故;菩提心者,則為大風,壹切世間無障礙故;菩提心者,則為盛火,能燒壹切邪見愛故;菩提心者,則為凈日,普照壹切眾生類故;菩提心者,則為明月,諸白凈法悉圓滿故”。故知菩提心乃壹切正願之始、菩提之根本、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。

在佛法的修學中,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菩提心,諸佛菩薩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來成就。佛法中壹切法門的修學都是建立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,任何壹個法門都不能離開菩提心,壹切法門所講的正見都是為菩提心服務。

只有發起大菩提心,佛法的正見會才有著落處,離開菩提心,佛法的修學就會變得空洞和抽象。不論哪壹部經典都立足於菩提心,而每壹位菩薩的修行都是以發菩提心為開始,不同的只在於願力的體現,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,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,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諸大願等等,諸佛菩薩的願力都是菩提心的體現。

十大經典佛經

1.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簡稱《心經》)

這部經很短,數百字,但佛理講得很深,也較易讀。中國有些人專門念心經,就可能獲得很好的成就。

2.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(簡稱《金剛經》)

長度適中,佛理精深,是佛教的核心經典之壹,中國佛教很多人長持此經。需要註意的是:這部經主 要是佛對弟子中 ‘解空第壹’的須菩提講的,或者說,是全知者釋迦牟尼佛對大修行人須菩提尊者講的,非常精深和抽象、概要。所以這部經讀雖容易,要準確理解則得精進研習, 乃至最好有壹定的實修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我不推薦妳把此經作為了解佛理的首要經典。當然,在不了解其義理的情況下也可以專門念,亦是壹種很好的修行。讀佛經,讀了壹時不理解,是沒關系的。但若是讀了後作錯誤理解,或甚至謗經,可就反而糟糕了。

3.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》(簡稱《楞嚴經》或《首楞嚴經》)

《楞嚴經》被稱為‘開智慧的楞嚴’,這部經主要是釋佛 對弟子中‘多聞第壹’的阿難尊者講的。多聞,也就是見識很廣,相應的阿難在眾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,乃至和壹般人壹樣抗拒不了女色誘惑,很像現代人,見識 很廣,修行很少,所以這部經非常適合現代人讀。《楞嚴經》雖然長,但佛陀在經中細致開示,佛理講得相當透徹和清晰易懂。而且這部經文字非常好,精妙高明, 令人驚嘆,單就文字來看就堪稱古文學的極精品之作。此經與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壹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門高僧並稱為‘經中之王’。

4.《妙法蓮華經》

此經被稱為‘成佛的妙法’,經中有原文稱此經為‘經中第壹’,可見其重要性。此經也比較長,有28品,但也是比較容易讀 的。需要註意的是:此經中佛理至深,讀此經前讀者壹定要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,否則如讀了又不信,乃至謗經,反而可能遭大惡報,不如不讀。佛講此經之前,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動離開,因為他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,業障所阻,得少為足,不願意聽。如果妳自信善根福德因緣足夠,對佛有絕對的信心,絕不會誹 謗此經,當然應盡快找來看,大有益處。

5.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(簡稱《華嚴經》)

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壹部經,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。釋迦牟尼初成佛時,猶如太陽剛 升出來,光芒照耀高山,所講的《華嚴經》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,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;到了最後講《妙法蓮華經》的時候,又似太陽快落山了,照的又 是山頂上的人;相對而言《楞嚴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心經》等則是如日當空,可照遍全人。《華嚴經》很長,比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楞嚴經》都長,可看其中有名 的幾品,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、普賢菩薩凈行品等。

6.《阿彌陀經》、7.《無量壽經》、8.《觀無量壽經》

此三經均是講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(其中‘無量壽’即‘阿彌陀’的壹個本 意),欲修凈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將此三經作為首選經典閱讀。有壹種說法是‘凈土五經’,即修凈土讀這五經就夠了,其他經完全不讀都沒關系,主要是強 調修行的專壹。那這‘凈土五經’就是此三經外加上《華嚴經》中的‘普賢菩薩行願品’,和《楞嚴經》中的‘大勢至菩薩圓通章’,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薦中。

9.《長阿含經》

小乘佛教的核心經典,中國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經的,但還是將之結集編入大乘三藏經典。我大致看過壹下,認為此經主要是講述禪定等實修的,相信對欲進行佛教實修的人會很有幫助。當然前面的佛經也都講了深度精神修行,只是此經中涉及的細節較多。

10.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(簡稱《地藏經》)

前面經典多是講修行、開智慧、教人成佛的,如果妳要修行成佛,那當然要看上面的三大‘經中之王 ’,如果妳要消災、免禍、求福、避免遭三惡道苦,那麼首選《地藏經》。現代人業障深重,修行不易,如果難以向上追求,那麼首先要避免向下墮落遭苦,這時就 最好多讀《地藏經》了。消除罪障、積累功德,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。

佛為人類解決了什麼重大問題?

佛教為人類解決了“苦、煩惱、生死輪回”這三大問題。

佛法

佛法,是讓人們認識思想、擺脫思想束縛、進行自由創造的教學觀照體系。

【佛法】佛所說之教法,包括各種教義及教義所表達之佛教真理。成實論卷壹舉出六種‘佛法’之同義語,稱為佛法六名,即:

(壹)善說,如實而說。

(二)現報,使人於現世得果報。

(三)無時,不待星宿吉兇而隨時得修道。

(四)能將,以正行教化眾生至菩提。

(五)來嘗,應當自身證悟。

(六)智者自知,智慧者自能信解。

又佛法為佛教導眾生之教法,亦即出世間之法;對此,世間國王統治人民所定之國法,則稱為‘王法’。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,有關佛法與王法之關系,因時因地而異,有以王法而護持佛法、推動佛法者,如阿育王、迦膩色迦王、梁武帝等;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,乃至摧毀佛法者,如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三武壹宗之厄。

此外,佛所得之法,即緣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;又佛所知之法,即壹切法;以及佛所具足之種種功德(十八不共法),均稱佛法。

故知,廣義而言,‘佛法’壹詞,包含極廣,上記之外,舉凡諸法本性、壹切世間之微妙善語,乃至於其他真實與正確之事理等,皆屬佛法。然狹義而言,則壹般所說之佛法多指佛所說之教法。

[雜阿含經卷二十、法華經序品、金剛般若經、大寶積經卷四] [丁福保佛學大詞典],

釋迦牟尼佛並不是佛教的創立者,他只是起作宣傳佛教的作用。佛教由印度“傳入”西藏是吐蕃王朝以後的事情,而在此之前,雍仲本教早已在西藏流行開來了。如上所述,佛教可能是由古代的商道或民族遷徒之路從中國四川傳至印度。

佛法起源:

佛教包括有它的經典、儀式、習慣、教團組織等等,狹義而言,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,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,應當叫做佛法(Buddha Dharma)”此處的“法”在梵語中為“達摩(Dharma)”,“佛陀”是Buddha的梵文音譯,翻譯成現代語就是“布迏”。佛祖出生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,他與中國的孔子出生在春秋時代相當,說明他倆是同時代的人物。現在問題出現了,四川廣漢古蜀國的考古學時代是商代,商代遠比中國的春秋時代要早,為什麼在四川廣漢古蜀國會出現大量的佛像呢?而且有佛頭實物,佛像是鑿刻在玉牙璋上、象牙上、玉壁上等等,更為神奇的是,佛像與中國遠古的太極圖、八卦、十二生肖組合在壹起。我們知道,太極圖、八卦、十二生肖是中國遠古的傳統文化,我們早已有論述它們組合在壹起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?值不值得學術界去認真研究呢?人們不僅會問:佛教真的是起源於印度嗎?答案是:值得討論雍仲。

研究認為:佛教的起源可能在中國四川廣漢古蜀國。早在B.C.2000年前,有壹條從川(成都)-雲(雲南)-緬(緬甸)-印(度)-阿(阿富漢)-歐洲的古商道,佛教很可能是沿著這條古商道傳播到印度去的。眾所周知,商貿大道的開通必然引起文化思想藝術的交流,人文風俗習慣的交流,科學技術的交流等等。中外交通史專家研究表明,擔任這條古商道的運輸者是吃苦耐勞的古羌人和古彜人,他們功不可沒,至今在印度東北部的納加蘭邦還有中國古羌人的後代,他們自稱為“龍的傳人”(梵文,Nagasence)或“龍種人”,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,在公元前2500年,中國龍的形象竟出現在印度的巖畫上  。
如果佛教是產生於印度,為什麼在中國如此流行?在印度反而不流行。研究西藏古象雄國歷史的專家認為:“釋迦牟尼佛不是佛教的創立者,他只是起作宣傳佛教的作用”。佛教由印度“傳入”西藏是吐蕃王朝以後的事情,而在此之前,雍仲本教早已在西藏流行開來了。如上所述,佛教可能是由古代的商道或民族遷徒之路從中國四川傳至印度,如果說藏傳佛教是由印度“傳入”的話,而在此之前,佛教就可能存在多時日了,它可能是經過僧人們的加工整理成型之後,再向外宣傳轉而可能傳回中國,就是我們提出的佛教“出口轉內銷”的觀點。

佛法六名

尊重佛陀所說法門而立之六種別名。(壹)善說,以諸法之實相說諸法。如以不善法說不善相,善法說善相。(二)現報,於現世得果報。如朝受教,夕得道;或夕聞法,次晨得益。(三)無時,不待日月星辰之吉兇,隨時即得修道。(四)能將,以正行故,能將眾生引至解脫境界。(五)來嘗,系應自身證悟,非隨他物。(六)智者自知,有智慧之人自能信解。 

無上梵乘的教法

佛陀的教法的實踐,即為八聖道,趨向於煩惱滅盡的八聖道,即稱之為無上梵乘。

僧俗四眾

佛教按照年齡、性別以及遵守佛教戒律具體內容的不同而把信徒們區分為四種人, “四眾”或“僧俗四眾”,全稱為“佛弟子四眾”,即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四種。

  • 壹、比丘,意思是乞士,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。比丘要受“具足戒”,即對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規定的較完整的戒律。
  • 二、比丘尼,意思是乞士女,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。相傳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釋迦牟尼的姨母。後來女子出家為尼成為佛教中較普遍的現象。在古代的許多國家中,都有比丘尼僧團。比丘尼要受“具足戒”。
  • 三、優婆塞,意思是清信士、近事男,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眾。這些信眾雖然沒有出家,但也要對自己的行為按佛教的教義加以約束,遵守“三皈五戒”。
  • 四、優婆夷,意思是清信女、近事女,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眾。她們與優婆塞同樣,也要對自己的行為按佛教的壹定要求加以限制,遵守“三皈五戒”。
比丘、比丘尼為出家眾,優婆塞、優婆夷為在家眾,總稱之“四眾”、“僧俗四眾”、“佛弟子四眾”。

佛法大明錄

【佛法大明錄】
凡二十卷。宋末圭堂居士撰。內容包括明心、凈行、破迷、入理、工夫、入機、見師、大悟、的意、大用、真空、度人、入寂、化身、篇外雜記等十余項,皆為著者修行禪法之心得,書中引用八十余種禪錄作傍證,以‘圭堂曰’來闡明自己之立場、思想,並從禪宗立場來解說‘三教合壹’之思潮等。 

經律論三藏

基本分類

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標準,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分類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類,這樣可分為三種,即經、律、論。

佛教典籍主要有如下幾種分類:

壹.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類,可以分為經、律、論三種。這三種合稱為三藏,也叫大藏經。唐僧玄奘又被稱為“唐三藏”,就是因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經、律、論三藏,而對他的壹種尊稱。

二.按照佛教的派別來分類,可以分為小乘佛教三藏、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。

三.按照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的不同來分類,可以分為漢文大藏經、蒙文大藏經、藏文大藏經、日文大藏經 、巴利文大藏經  等。但現存佛教大藏經中比較成系統和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三大類,即巴利文大藏經、漢文大藏經、藏文大藏經。

四.按照制作技術的不同來分類,又可以分為手抄大藏經、刻版印刷大藏經、石刻大藏經等等。